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她为国潮手工“小白”开路 全球热资讯

发布时间:2023-04-19 15:05:26 来源:北京日报
国潮工坊主理人赵萌。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

每天早高峰,从地铁磁器口站出来,穿搭休闲的90后北京大妞赵萌和上班族别无二致。上班族奔向闹市,她却与“主流”反向而行,进入幽深的胡同,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里换上中式服装,成为国潮工坊主理人。

在国潮工坊,顾客在老师的指导下,以镜、盘、杯等为载体,进行玻璃画、永生花、掐丝珐琅等工艺品制作。进大门、绕影壁、过小径、穿绣户、登堂入室,不大的工作室透着古韵。架子上各式杯盘,桌案上有没完成的掐丝景泰蓝作品。还不到中午,预约的客人登门,在赵萌的帮助下继续完成卡通人物玻璃杯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从繁华的街市走进“冷清”的胡同,赵萌义无反顾。可创业哪有那么简单。小小的工坊想要生存,就要先招揽足够的熟客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引入常见的国潮品类和样式,但这恰是赵萌最不愿意做的。

“市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产业链和版本了,我们不是第一批进入的。想要做特色,就要自己打版,但这个成本,初创期负担不起。”看着工坊里空空荡荡,赵萌“违心”定购了量产样式,把不多的资金“砸”进品类研发中,哪怕只有一款和别人不一样,她也要努力一把。

制图、打版、等待样品……当赵萌终于拿到心心念念的定制款时,却发现设计过于“精巧”。想要完成“花开富贵”的玻璃画,需要熟练运用水粉和油彩,将七八种渐变的花朵层次勾勒出来,初学者们直呼“有点难”。

经此一事,赵萌明白了,盲目追求“独特”不是长久之计。

“能真正自己做才有参与感,深度参与了才有获得感、成就感。”经过与多位顾客交流,赵萌感觉到,能够留住客人的并非商家眼中的“高端”之美,而是客人们亲手创制的“平凡”之美。

思路一变,小工坊也迎来转机。

如今,小小工坊成了不少零基础“小白”接触国潮手工艺的“起点”。在这里,赵萌手把手教学,帮每一个人化繁为简。

“比如做一个景泰蓝的花鸟画,小鸟脖子部分的羽毛要锐利一些,身上的要柔顺一些,这都需要我们手把手教。你跟客人说这儿您掐丝出一个直角,他心里明白,手头掐不准。”

赵萌说,对于入门者来说,参数、角度都过于抽象,只有手把手带出来的肌肉记忆才管用。而她和工坊的老师,就是每一个“小白”的人肉“拐棍”。

“尽管我们没有那么专业和高深,但是能够带着那么多年轻人入门,把传统手工艺从橱窗里解放出来,成为生活的点缀,这就是很大的成绩。”她表示。

走过创业初期的艰难,赵萌和小团队的工作已步入正轨。可是,和曾经的“996”相比,她更忙了。偶尔放空的时候,赵萌会在工坊周边的胡同里漫步。举目看看胡同风光,低头看看随身的国潮挂件,她并不后悔辞职创业。

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工艺品要靠双手一点点地做,能为传播国潮手工做些什么,是我的幸运。”赵萌说。

流程编辑:u060
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上一篇:当前快报:国家统计局: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业GDP同比增长1.3% 下一篇:最后一页
推荐阅读